2023年的《漫长的季节》一开播就火得不行,超过百万人为它打了高分,讲述了老中青几代人在那个时代里的挣扎与困境,看得人既感动得哭,又忍不住叹息。
那会儿追完剧,许多人都在关心“王响、彪子他们后来到底怎么样了”,没想到过了两年,居然真的来了“后续”。
中国飞鹤这个民族品牌推出了“东北真行”系列微电影,秦昊、范伟、史鹏源都在其中出演,连脱口秀冠军王勉也加入了。
这个片子不仅像《漫长的季节》的番外,还把现在东北的新面貌拍得清清楚楚,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三部既暖心又燃的短片,还有哪些关于东北振兴的真实故事。
秦昊找“刘伯魁”:齐齐哈尔的硬核底色,藏在工人的坚守里
在第一部《寻找刘伯魁》里,秦昊得拍一部新戏,所以得找一个叫“刘伯魁”的原型人物。
他一路奔到齐齐哈尔,有时跟着火车跑,有时又跟钢铁厂的工人聊起天来,连出租车司机都没放过。这股专注的劲头,差点让人觉得他真要“钻牛角尖”,一定要找到这个人不可。
越聊越觉得齐齐哈尔厉害,这地方有八大工厂,那会儿不仅制造过原子弹弹头,三峡水电站的庞大设备,以及神舟飞船的基础材料,都是从这儿搞来的。
随着时光流转,工厂的日子变得不那么顺利,但还有不少人没离开。有的人像电视剧里的婊子一样,干起了的士司机,握着方向盘就觉得“每条路都能带我到天亮”。
还有一些工厂咬紧牙关坚持,就像飞鹤一样,现如今拥有13个自己经营的工厂和13个牧场,对品质的追求一点也没放松。
转了一圈,秦昊没看到“刘伯魁”,反倒琢磨出一件事,齐齐哈尔以前叫“卜魁”,那里的“卜”也是念“bo”,跟“萝卜”里的“卜”发音一样。
这么一算,“刘伯魁”其实就是“刘补魁”啦,他要找的,根本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那些留在“卜魁”、守着这片土地,用汗水把家乡建设起来的普通人。
就算是风雪再猛、日子再艰难,他们也是低头拼命干活,心里还撑着一股劲儿,说真的,这样的东北人,谁见了都得夸一句“实在”。
如今的齐齐哈尔,早已不像剧里那种灰蒙蒙的模样了。老厂子都焕发出了新面貌,新兴产业也扎根开花,像飞鹤一样,守着黑土地63年,把奶粉做得越来越讲究,还带动了不少人的就业。
曾经的“刘伯魁”们,如今依旧在这片土地上努力打拼,把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范伟的“上海梦”:儿子回东北当总监,黑土地长出新营生
第二部《老范的心事》里,范伟饰演的老范相当得意,儿子小北在上海开启了传媒公司,明年准备搬去上海养老,每次见人都爱炫耀着,还带着一股“上海味儿”跟人聊天。不过,没过多久,好日子就被打乱了,事情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
村里的桂英找到老范帮忙,说她妈需要做白内障手术,想让老范帮忙让儿子在上海找家大医院。
桂英还塞了5000块钱给老范,老范知道桂英挣钱不轻松,不太愿意收,但桂英则说“我最近找到份好工作,多赚点”,一扔钱就走人了。老范心里暗自嘀咕:“咱这地方还能有啥好差事?”随即打起精神,盼着赶快去上海。
他还没来得及出发,就在村口遇到了小北,儿子根本没去上海,悄悄地回了老家!
老范当即就生气了,耕种了30年才把儿子送出去,现在回来还能指望他有啥作为?
小北没有急着回应,拉着老范去了个地方。原来县里引进了一家叫“北纬47度”的现代化智能工厂,租了农民的土地集中种植,农民既能打工挣钱,又能顾家,小北在这儿担任技术总监,正好用得上自己的专业本事。
老范刚到工厂,就愣住了,机器忙个不停,村民们干得满脸笑容,甚至桂英也在这儿上班,这就是她口中说的“不错的工作”。
小北还说,桂英老妈的白内障手术,现在本地医院就能搞定了,医疗条件早比以前好了许多,老范这才知道,不是只有去上海才叫出彩,老家现在也有不错的机会。
后来桂英打电话给老范,说:“乡村振兴正红火,55岁正是闯天下的好时光,感情先放一放,咱们各自拼搏,到了顶峰再相聚。”
老范望着儿子在厂里忙碌的身影,心里终于明白了,老一辈的经验和新一辈的学问,在这片黑土地上都能派上用场。
不用走出家门,家人团聚在老家,也能把日子过得不错。现在的东北农村,已经不再是那种靠天吃饭的模样了,智能农业、乡村产业都发展起来了,年轻人回来也能大展拳脚,这才是真正的黑土地应有的模样。
王勉的“烤肉店计划”:东北人的人情味,比烤肉还暖
第三部《烤肉的秘密》挺特别,风格跟前面两个不太一样,脱口秀冠军王勉亲自主演。一开场就气氛热烈,王勉回老家看望家人,家人还专门请他享受齐齐哈尔最有名的烤肉,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饭桌上,他忽然说“不想做以前那份工作了,想回家开烤肉店,这次回来就是来看看店的情况”。
家人虽然都觉得挺意外的,但没敢反对。第二天,老舅就带着王勉去学烤肉技艺。第一个老师傅是个大姐,她在市场上摆摊卖烤肉,跟王勉说:“齐齐哈尔的烤肉,不挑场地,只要点火就能烤。”
那位大姐不仅烤肉技术了得,还喜欢唱歌,没事就开直播跳舞唱歌,笑容那叫一个灿烂。
王勉瞧着那位大姐,才明白齐齐哈尔的人有多乐观开朗,一边烤肉一边唱歌,什么坏心情都能抛在脑后。
他们又跑到那家老牌烤肉店,老板说:“调料啥的倒是次要,开店最紧要的是得对得起街坊邻里。”
之前肉价涨了,老板没跟着调价,偷偷少了一点分量。老顾客们都发现了,但谁也没怪他,反倒有人跑到银行取钱想帮他周转。老板说:“咱们东北人做买卖,不能只图利润,还得讲良心讲情义。”
王勉看着这一切,心里琢磨这个主意,他打算不回家开烤肉店了,准备回北京去继续弄演艺事业。
就像那家烤肉店一样,把心里话都拿出来,好好待客,他说“我是齐齐哈尔人,得热热闹闹的,热乎乎地待咱所有人”。
说起齐齐哈尔的烤肉,那早就不只是一份普通的美味了,它实际上成了东北人“情绪的加油站”,也是这座城的一个金名片。
正如老板所说,做生意得讲究良心,这也是东北企业的规矩。不管是夜市的小摊,还是像飞鹤这样的大公司,都脚踏实地,想着顾客的需求。
飞鹤在做奶粉的同时,不只关心品质,还想着怎么让更多东北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截至2024年,已经带动了17万人就业,帮助了16万农民增加收入,把黑土地的优势,扎扎实实地让老百姓享受到。
这三部微电影,表面看像是三个小故事,其实反映的是东北的那些新面貌,工业的传承还在继续,乡村振兴也搞得轰轰烈烈,城市的名片也逐渐扬名四方。
就像《漫长的季节》里王响说的“往前看,别回头”,现在的东北正稳步前行,老工业基地的那股韧劲还在,新兴产业也渐入佳境。
飞鹤在东北坚持了63年,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如今的规模,靠的就是东北人的那份执着,守着那片黑土,把产品做精,把责任扛在肩上。
它不仅自己在发展,还带动周边的伙伴们一起富裕,帮农民增加收入,给年轻人提供机会,这才是真正有担当的企业模样。
如今的东北,还能看到不少像飞鹤这样的企业,扎在黑土地上,逐步成长,和东北人民一块儿向前迈。
曾经看《漫长的季节》,总觉得剧中的人物挺让人心疼的,感觉那个年代对他们太严苛了。
这回看“东北真行”,才知道东北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了。老工业基地焕发出了新气象,农村出现了新的产业,年轻人也找到了新的出路。东北人骨子里的那份乐观和坚韧劲儿,还在带动着这片土地不断向前。
要是你也追过《漫长的季节》的话,不妨抽空看看这三部微电影,就当是给剧中人物一个漂亮的收尾吧。
王响再也不用追着那列火车跑了,彪子的出租车能一直开到朝阳升起,而王北也能在老家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实际上,东北也在用自己的办法,慢慢变得更好了,等待着更多人去看到它焕发的新面貌。
配资在线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