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仍然没有消散,无论公司还是个人,赚钱确实变难了。
对此,怨天尤人或自欺欺人毫无用处,你改变不了社会环境,改变不了世界,你也改变不了美国,你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改变自己适应这种环境的办法,克服困难就是胜利,活下来就是胜利。
如何克服困难呢?
最基本的一招就是降本增效。
首先我们从如何降低成本说起,很多时候你节约了成本就等于提升了利润,少花钱就等于赚钱,多出一个馒头来可能就多了一点力气。
具体怎么办呢?
任正非为啥强调“瓦萨号战舰”的教训?减少浪费,企业才能活下去!
“战舰的目的就是为了作战,任何装饰都是多余的。我们在变革中,要避免画蛇添足,使流程繁琐。变革的目的要始终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不能为客户直接和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为多余部门、流程为多余的流程、人为多余的人。”
这是一个指导理念,是企业运作的大原则,特别是在“过冬”的时候,唯有减少浪费才能给自己添一件“棉衣”,以熬过冬天。
“瓦萨号”是由瑞典国王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1625年下令建造的一艘战舰,它是现存最古老的战舰残骸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批风帆炮舰和当时世界最大的炮舰。因为古斯塔夫二世的虚荣心,战舰在建造过程中增加了太多装饰,船体构造不合理,导致它在首航时候离岸10多分钟就沉没了,直到300多年后才被打捞上岸,并被保存于瑞典的一家博物馆中,以作为历史的教训。
别人的教训就是我们的座右铭,学习别人失败的经验才算吸收到对自己有益的“能量”。
以客户为中心,核心一点就是不能让客户为自己的浪费买单。
想一想,大家都是互为消费者,如果你是客户,那你希望自己为别人的错误多花钱吗?大家都不喜欢被人坑,以黄金的价格买稻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做企业就是要有同理心,将心比心。
其实大家可以在公司摆一个客户的位置,以客户的视角来观察:生产过程有没有浪费?行政办公有没有浪费?财务、运输、后勤、管理、水电……有没有浪费?
既然很多流程和开支是客户不愿意为你付费的,那你还留着干啥呢?
客户的价值观就是要求产品的质量好、服务好、价格低,如果你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的服务,你就必然获取合理的回报。
所以还是要进行精益管理,在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凡是浪费的部分都是不合理的,都应该删除。
管理也是有成本的,管理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什么叫奋斗?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都是奋斗。
在很多企业中,基本都存在管理复杂、成本太高的问题,很多行政管理都是不能创造价值的流程,都是客户不愿意为之付费的部分。
“我们的一切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我们的流程和组织就要围绕这个目的来建设。管理干部的配置是以能满足服务和监控所需的基本数量为基础,过大的配置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由于责任不清反会降低效率。”
任正非强调变革,也是为了优化管理,凡是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多产粮食的流程和人员都应该进行精简,提高工作效率,“永远要合理地减少非生产性人员,增加专业与业务人员,才有可能提高人均效益。各级干部一定要把自己部门内部效率低、不出贡献的人淘汰出去。”
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再苦再累都不算奋斗。以奋斗者为本,实际上也是以客户为中心。
没有以客户为中心的奋斗目标,企业就没有竞争优势。
老板们要真正理解降低成本不意味着过苦日子,其实这就像健身,你努力减掉赘肉之后身体反而变健康了,企业的“降本瘦身”也是一样,这会带来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提升,效益的提升。
世界如何变化不是你说了算的,但你和你的现实是可以积极改变的,降本和增效是联系在一起的,你想一想:老板不愿意少赚钱,那员工就愿意少拿工资吗?既然不愿意,那就只能努力奋斗,多为客户创造价值。
没有开源的话节流难以持续,老方说现在这个时代企业最缺的就是市场能力和营销能力,酒香也怕巷子深,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关注老方说的系列文章。
总之,少一些臃肿和形式主义,要明白你不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企业就不赚钱,没有钱就是无米下锅,企业必须是寻找优质客户,资源必须向优质客户集中,以此带动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是两个矛盾的对立体,它就构成了企业的平衡。难以掌握的灰度,妥协,考验所有的管理者。”
不为客户服务企业就活不下去,而为客户服务就需要不断奋斗,这就是大道至简。每一个创业者都可以从任正非这里获益匪浅,认真学习任正非其实也避免了在很多江湖术士那里的时间和资金浪费。
配资在线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